Friday, 31 October 2014

影後感 -- 點對點

小時候看的兒童雜誌中,總會出現一張點點圖,只要按著圖中的數字,由1開始,按著數字一直順著連,就會連到一個圖案出來,可以是一種交通工具,或是動物,我總是很乖的去按著一點點去連好,還會用尺很仔細的連成一線,但從沒有想過,如果沒有數字,那到底該如何開始呢?

《點對點》的故事就是由一個個迷之圖案開始,講述由外地回流的黃雪聰 (陳豪飾),發現他對香港的轉變有點不慣,而同時由長春來應聘來教普通話的小雪(蒙亭宜飾) 發現在牆上有一個個點,好像有一些意義似的,於是由開始去思考是怎麼東西,經過校長(邵音音飾) 的提示下,就知道了暗示是和以往一些香港事物有關聯,在解迷的途中,也有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感覺。

片中的題材可謂近年獨立電影或香港電影的「主旋律」,就懷念過去的香港,覺得香港都改變得很快,而本片的故事就是講述「大丸」的故事作開始,引伸出很多在香港已經消失了的地標/情懷,比如元朗的稻米 (不過有些地方有什麼關係,看來要看多次才知道)。

另外也帶出一個近年的話題,重奪空間,到底街上的空間是屬於誰的呢?是市民,還是不同的財團?雪聰是一個不愁衣食,不理世事的人,但之前他也熱血過,他也在「保衞皇后」中出過力,但是什麼原因令他不再投身於社運?變得不再過問世事?未必知道,但從後來他連祖屋也不想去,只在懷念一些舊事,或許受了一種打擊吧?

雪聰和香港價值格格不入,不當樓奴(新樓盤的名字是「岸居」?)坐交通工具,但小時候也會「讀一些實用的科目」,現在只會想一些不同的東西;而小雪來到香港,覺得和香港也格格不入;只有邵仲衡飾演的表哥,才算是一個香港仔,相對陳豪,就是一個對比,也像一對活寶,有趣。

喜歡《點對點》的簡單清新,一個《大藍湖》的笑點未必有人懂得笑,黃修平和小雪在陰澳碰面唱張柏芝的《不一樣的我》也未必令人人知道感概,但顏培珊的可聲包括《早班列車》為電影增加了不少觀賞點呢!

整體來說,金句不少,笑點足夠,值得入場看的電影,明年金像獎,「多謝高登先」應該也可以出現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