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1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我,不低頭 I, Daniel Blake

《我,不低頭》很沉重,沉重在你在那個無力感,沉重在我們都在制度中尋空間卻不自覺地變為維護不公意制度的一部份。

電影一開始就在全黑的畫面中以Daniel福利評估員的對話開始,他因為心臟病而判為不適合工作,但政府因為「善用公帑」為名,再加一個「外判」審查員用「既定程序」來判定適不適合某一個「福利」,而不是信任專業的「判定」,整個故事就是Daniel 在中間不停來回「程序」和「申請」之間的事。

為何「制度」會變成問題?他們是忘記了對面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案?還是他們自甘為螺絲而在制度中運轉?當中有一些可能會某一刻作出「人性」,如May一樣,但最後可以作什麼?電影最大控訴在最後Daniel 在福利部門前的控訴,大家都在旁「歡呼」、「加油」、「支持」,但最後是在Daniel 旁握手送上外套?我是否那人在對面馬路隔岸觀火那個?

本片的沉重在不停讓你問自己,你平時在那方?你想站到那方?是,我們可以作什麼?除了加入「制度」成為螺絲,我們可以作些什麼不一樣?主人翁不太懂上網、作了一生木匠不懂寫漂亮CV,被判為不努力工作,他不想接受過份的施捨,不願跟真有需要的人去食物銀行拿東西,一生守法不願去賣A貨,直到最後,Katie代Daniel讀出的信,仍在問,我們的社會怎樣了?真的有不同的保障去保障有需要的人?還是只是出了很多不同的「福利」卻像空槍一樣,實際只是滿足了「離地」的我們?


Monday 30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星聲夢裡人 La La Land

“This is the dream! It’s conflict and it’s compromise, and it’s very, very exciting!”

這是一個夢想與現實的故事,一個追夢的故事。
Sebastian 是一個熱愛Jazz的樂手,Mia是一個喜歡演戲來片場尋機會的女生,他們相遇,並發展成為情侶,他們在夢想中爭扎,怎樣才算妥協?怎樣才算是向上為對方?

"I’m letting life hit me until it gets tired. Then I’ll hit back. It’s a classic rope-a-dope."

當他們不向時勢認輸,希望可以有突破,不屈從於命運,同時,也為二人的感情製造了裂痕,當最後那個「平行時空」出現時,回去了,還會一樣嗎?還是一連串的巧合也不會挽回?命運掌控者為何要這樣呢?

"How are you gonna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 You hold onto the past, but jazz is about the future"

我們同樣留戀過去,卻面對未來,於是常常在過去和未來中拉扯。我們踏著過去走到未來,但同樣給過去塑造我們的未來,沒有過去,也沒有創新,卻常常給過去拉著,於是未來在那兒呢?只能活在想像中。

"Another Day of Sun" 那個開場音樂直到完場還在腦中,看著看著,是已是逝去日子。我們各自的成功或失敗,雖然可以和某人一起分享,但可能身份已經不同了。正如Mia 也習慣了看自己的首映,在那兒看都沒分別,卻不知道,有些要現場看,如Jazz,在不同時間縱然是同一伙人的演出,那個即興,那個表演,卻是一期一會……





Tuesday 24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十個拆彈的少年 The land of mine

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投降,二戰歐洲戰區的戰事完結,一班德國戰犯被送往丹麥,要求把德軍在丹麥沿岸近二百萬個地雷拆除,他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工具,只可以一吋一吋,一個一個的去找出把小心地拆走,一不小心,則會……

對,他們是戰俘,是曾經佔領我們地方( the Land of mine)的敵人,甚至曾經他們的同伴對我們作出不同的暴力,現在我們對他們「回敬」也沒什麼不對呀?是真的,我們如何看待一伙人,看他們還是一人或是一個群體?或許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是的,他們在路上垂頭喪氣地走在路上時,是戰浮是一體,但在拆地雷時,會怕,會死,會手抖會笑時,我們的看法會否改變?還是,當上一刻我們還一起在玩,但只要一個變化,他們就變回那個戰俘的角色,而我們是對立的層面?

沒有真的答案,少年們會突然而逝,這部電影的配樂很少,甚至好像沒有,但每次地雷爆炸時,那個震撼,不緊張,但不其意地,沒有人知自己的下一步如何,甚至連看著他們的中士也不知,突然,「BANG」,就失去了……

當然,仇恨不會如此消失,正如清除地雷也是要繼續,但是,我們先願意由身邊作起?還是,讓仇恨一個傳一個,一代傳一代地流傳下去?

Saturday 21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52hz, i love you

個人超級喜歡這套電影,我會給這部為整個2016年到現在最好看的台灣電影,魏德聖導演在第四部執導的電影回到「音樂電影」上,但實際上這是更像《如果‧愛》式的那種「音樂劇」,而這種證明魏導又再一次成功的挑戰了自己。

一套成功的「音樂電影」是怎樣呢?對我而言就是,你完場時離開打開手機看到有人發MESSAGE給你,你不理他跟你說什麼,就跟他說:「52hz, I love you好好看!」真的,很久沒有在一套少少傷感但充滿歡樂的電影中走過,這也歸功於選角,不論是宇宙人小玉飾演的小安和綿花糖小安演的小心在期待愛情,還是舒米恩的大河和小男孩米非的蕾蕾在一個交叉點,或是張榕榕、李千娜、趙詠華或林慶台 (一看莫那魯道唱歌就有喜感) 等配角,人人有戲,加上柯文哲過場(他是本色演出本來少說話就面挺有喜感的),選角給大家很有親和感,沒有明星的感覺,卻令人眼前一亮,當然唱是本業,但表演也一點不失禮,特別是舒米恩和小安二人的戲份較多,更顯突出。

第二點就是,完場後不會想離開,甚至想即時去旺角搵OST (可惜未出,要等),裏面的音樂歌詞和畫面實在配合很好,聽歌時那個畫面自然會浮現,甚至心情和轉變也跟著走,憑著音樂,整個畫面和電影豐富了,那應該和因為先有詞再配樂,整體合起來完全沒遺和感。惟有要挑是廠景的燈過硬,和後面的CG有點有太對,但對觀影的樂趣一點減少也沒有。

52hz,是一個孤獨鯨魚發出叫聲的頻律,本片理論上在孤獨中談上「我愛( )」,那個hz不易發音,但當有一天,你遇到那人時,自然會把那句「I Love You」說得清,甚至,不用說,在「心中的震盪」已經把心意傳過去了。

是的,縱然頻律對,收到了,也不代表會收到你「以為」的回應,甚至「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