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8 December 2012

影後感 -- 花漾



「如果愛情是一場豪賭,你敢不敢?」

一齣台灣的古裝片,十五年來台灣第一套古裝片,是最先引起我的興趣去看的原因。但帶來的,就像愛情一樣,總有一點遺憾。

這個由台灣年青一代擔起大旗的影片,陳意涵和陳妍希兩位年青繼《聽說》後再飾演兩姊妹,由任達華、言承旭、茅子俊等當男角,還有吳君如和李小冉,整 個陣容也算是一齣大片。故事是一個結合愛情、親情和人性三種元素,用愛情去說人性,又以愛情為賭注,來拯救親情。為了親情,愛情變成試探人性的籌碼,互相 牽引,同時也糾結在一起。

故事是宏大的,有海賊、有歌妓、有文士、有讀書人,互相在愛情的路上試探人心,愛我還是愛他?願意為愛情放棄多少?真心或假意?癡還是呆?每個角色 在愛情路上所表現出來人性的糾結,相信愛情到給愛情背叛的小雪、不信愛情到相信有人願意為了她犠牲的小霜,不信愛情只談生意的海爺,談愛情的年青海賊刀 疤,最後都難逃那個命運。

可惜的是,作為電影,畫面也是很重要的。而這片子的畫面雖未能用不堪入目去形容,或許算是今近年看過最難看的畫面了,只能算是B片的質素。先不要說 那個微粒粗糙的問題,就是基本上,那個鏡頭的對焦點常常不準,就已經令人苦惱。二人聊天的戲份,常常把焦點放在二人中間,甚至在後面的石頭上,一人的獨戲,也有對錯焦的情況,看得我一頭霧水。鏡頭轉接也古怪,不是沒有經營,卻是經營太深的問題。服飾造型也令人失望,鄭元暢那個寧采臣造型已經不用說,言承 旭的JOHNNY DEPP還可以,但「花漾雙陪」的歌妓的衣服.... 實在..... 雖不能跟內地的電影電視看齊,但總不能比無記的更差吧......

在角色上,陳意涵、李小冉和任達華是最好的。大發演的小霜,愛恨分明,亦正亦邪,很有發揮的空間,那個遊走於二少和刀疤之中的愛情,與小雪的姊妹情,中間的一段的驚慄樣子,均有神彩。李小冉和任達華的那條線,在出賣與接受、背棄和守信之間,在故事中是一個亮點。吳君如的角色其實說廣東話也可以,總 比現在那些國語好一點吧?(我一想就想到金雞的普通話) 至於鄭元暢…… 算了吧,不加批評了。

整體來說電影的故事,音樂好,可惜就是有點在角色經營上未能發揮,有的角色變得可有可冇,但實在上是主線的其中一部份。或許是片長的問題,也還可以是取捨的問題,只是心中可惜那樣拍出來,實在......

Sunday 18 November 2012

影後感 -- 孖生姊妹的花樣年華 - 寶米恰恰



《寶米恰恰》是自去年的台片小清新中的延續。

《寶米恰恰》講述寶妮和米妮這對相差五分鐘出生的同卵雙胞胎,因為外表像到不行,所以從小到大常常被人搞混,但姊妹倆的感情依舊相當好。可能是因為互分了一半的細胞,所以有某程度的心電感應,看著對方的臉就能夠準確解讀對方的情緒。她們一直以來沒有秘密,直到高二情竇初開時,接連陰錯陽差造成的誤會讓兩姊妹有了小心結……

我們未必有孖生的兄弟姊妹,也未必有雙胞胎的朋友同學,但我們總會有一個想跟兄弟姊妹朋友同學不一樣的時期,嘗試跟旁人看來不一樣,不就是我們的成長經歷嗎?想起來就更有感受,可能是因為故設定在1999年左右,剛好也是我成長的時間吧,片中的GD90和8250,我也有呀,也有那個為討好喜歡的女生作一點每天的小事,也有平常口若懸河到約會那天卻什麼都說不了的一刻,還有……

本片也是編劇和導演楊貽茜的個人經歷,從80年代台灣新電影開始,台灣電影人就會拍自己成長的故事,早期的如侯孝賢(《童年往事》)、柯一正(《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及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新一代的林書宇(《九降風》) 跟 九把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等,都是在把個人成長搬上大螢幕,這個經驗,就是台片近年來所謂「小清新」的開始。情竇初開、成長爭扎,是為good old days。

女主角黃姵嘉表現非常突出,最初你真的會誤會是兩個去演,當你知道是一人分飾兩角時,起初你會分不出來,但看到中段你會分辨得了,那個小小的差異真的很難掌握,這一點女主角真的拿捏得很好,只是24歲,看來前途無限呢。

整體本片的格局不錯,各個角色的表現也恰到好處,可惜在香港有機會公映的機會不大吧? 雖說有五個金馬獎提名,和曾打敗《愛LOVE》、《女朋友‧男朋友》》、《星空》等奪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不過以這個陣容和在台灣時的票房,還是等DVD較容易……

Thursday 2 August 2012

影後感 -- 低俗喜劇



這是一套很「低俗」的喜劇,是繼《買兇拍人》、《AV》後,彭浩翔又再次用電影人的身份去訴說電影人悲哀的喜劇。

戲 中粗口頻密度之高,簡直可以用連珠爆發去形容,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句 (沒有的好像只有田蕊妮、杜汶澤個女,同埋..... 薜凯琪) 。其實正如彭導所講,只是為了配合人物而自然流露出來,聽下去覺得很日常,很正常的表現,一點都沒有為講而講的問題。然而,這電影打正旗號叫自己低俗,所 以不喜真的勿看。

杜汶澤憑著本片,我相信已經值得一個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如果金像獎委員會有GUTS的話,如果不是陳靜不算新人,實也值得一個新人獎的提名),他扮演的那個「監製」,時而正經時而搞笑,實在帶動整戲的發展,我覺得尤以和薜凯琪和楊千嬅那段的互動,實在精彩。

另外劇中的自嘲和一堆對現今社會的批判,令電影又有另一個層次。那個小市民對偽中產的批評 (摸過污糟野要唱HAPPY BIRTHDAY),再加邵音音那句︰「我肯剝,都嚇撚死班靚仔」和葉山豪「千祈唔好搵我拍三級片,我有人體恐懼症」確實好笑,但總不夠一開場那段 --- 賣一個關子,只可以說,千萬不要入場遲到。

你未必真的拍過電影或和電影製作有任何關係,但作為一部「監製血淚史」的極「地道」港產片來講,誠意推介你進場去,因為真的可以「笑撚死你」。

Friday 22 June 2012

影後感 -- 無聲吶喊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看完這部真人真事改篇而來的韓國片,心中帶著的沉重和黑暗,在離開戲院的一刻,揮之不去。

《無聲吶喊》改編自05年光州真人真事,一所聽障人士學校內,校長及幾名老師長期虐待校內的失聰殘障學生,暴行一直維持了數年。新來的美術科老師姜仁浩 (孔侑 飾)發現學生的行徑不尋常,於是聯同人權組織負責人徐幼珍 (鄭柔美 飾)開始調查。可惜政府及有關部門屢次拒絕申訴,加上司法制度的漏洞令事情未能得以平反,直到傳媒廣泛報導始末終令全國嘩然…

本片的黑暗不只在於那幾個加害者,而是旁人。學校中沒有行動的老師,看到朴老師虐打學生,只是在自己位置上不動;市教育部的官員,千方百計的去把有關的責任 推給其他人,不沾鍋的;收賄賂而幫忙把逃走學生抓回來的警察;為了保著工作而不作聲的管理員…… 層層關連,教會、學校、執法、司法,一個扣一個,讓正義未能伸張。

電影中有兩個場景很讓我深刻︰第一個是主角們帶著受害兒 童進法院時,門外有一班基督徒 (校長乃是當地教會領袖) 向主角們漫罵,你以為他們只是一時蒙蔽,被校長的正義外表騙了,但當你看到最後時,你卻知道他們是誠心相信加害者,相信他們的行為,為何會這樣的呢?令我 未能明白。第二個場景是主角們在法院門外靜坐,為民秀架起祭帳時,旁人冷眼的動作,姜老師大聲呼喊,「他叫民秀……」直到水炮開動,警察開始行動,我們看到的,還是沉默……

沈默,是與罪人肩負同樣的罪,甚或比施虐者的罪更大。

Friday 9 March 2012

影後感 -- 桃姐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看完電影,我抱住的不是一個主僕情或是很感人的感覺出來,卻是帶着一份悲哀。許鞍華導演一如過去在《天水圍》系列電影的情況,藉着這個故事,讓所有人看到的不只是一份情,還是一個香港老人故事;是一個香港老人院的故事。

故事是由桃姐進中風進老人院開始,那個老人院的環境,太真實了,院友梁天、江美儀、陳立品對比的是在首映的蘿蘭、洪金寶、鄒文懷,老有所依未必是因為你有多 少的付出,也不是你作了什麼,只是……很多不必要的因素。當然相對其他院友,桃姐是幸運的,最少他遇到一個對他好的家庭,那是在老人院裏不易遇到的

老人問題將會成為香港一個很大的討論問題,強積公、生果金、全民退休保障會繼續在跟著的時間不停的去纏擾著我們,這個問題不會像什麼「雙非嬰兒」問題成為香 港人關心重點,卻是整個人口政策問題裏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如以往在《天水圍》系列的故事一樣,相信政府議員們不敢在公開場合像討論《歲月神偷》一樣談論 這套電影,但這個是我們每一個人值得討論的問題。

我很少去老人院,雖然我外婆和爺爺的最後一段日子都在老人院中渡過,但我自問不孝,不太去那兒探望他們。導演把那個地方拍得太真實,真實得令人有點不想回頭;真實得令人有種不想面對的感受,重重的壓在心頭不能散去。

Sunday 4 March 2012

影後感 -- 伊朗式分居



伊朗,一個你可能天天在報紙上看到的名字,自從布殊就任美國總統開始就已經是邪惡軸心,在我心中,那個該是一個和伊拉克一樣,滿目瘡痍,或像北韓一樣,哀鴻遍野,在極權統治下,人民生活在恐懼中,在宗教的壓迫下,人人均活在巨壓之下。

或許軟實力是表現自己的一個好方法,A Separation 讓外人去知道到底在伊朗的情況,一個「分居」讓大家在電影中看到的不只是家庭倫理那麼簡單,而是窺探了這個「封閉」國家的司法制度並且宗教情況,甚至是國家的經濟情況。

如果給香港的譯名騙去看,就以為是是一對夫婦決定分居,最多加上女兒和一個有腦退化症的老人,正如我進去前以為是說一個家庭的故事,所謂「伊朗式分居/離婚」是什麼一回事。

或者我們嘗試從電影中看一看伊朗的情況,審判原來在警署內互相對質,宗教對人民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卻不是全都是,幫傭去幫人打一個月的工,有約 300000IRR (其實只是約205HKD) ,女主角開的是PEUGEOT,還是一個女教師,女性有上學的機會 (不止是男主角的女兒,他的家庭傭工的女兒也有上幼兒園的),還有,男主角在給小女孩的畫冊是Winnie the Pooh 來的,這些都是這套電影帶來的,我們有曾留意麼?

作為金球獎最佳影片和OSCAR最佳外語片,劇力確實很好,導演很喜歡近鏡看著演員們的眼睛,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感覺呢!

最後不得不說百老匯電影中心,是他們裝修後第一次在這先看電影,椅子舒服了,賣票的地方不同了,KUBRICK也明亮了,但是,為何人的素質下降了?在場中聽到不五次的有人談電話,還有雜聲,這個以往較少出現。是因為歡樂早場的關係?還是我還未習慣?

Tuesday 14 February 2012

影後感 : LOVE



話說月初在台北旅遊時,已經看到這套電影舖天蓋地的宣傳,不論你站在西門町,還在信義新光三越,都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宣傳廣告,其中一個句寫著︰「愛台北 -- 愛上台北不需要理由」最深印象,由於時間關係,決定回來後一定要看看這個電影。

正當香港電影在討論合拍片到底是飲鳩止渴還是向更大市場進發時,鈕承澤導演就把大家從充滿台灣本土意識的艦舺,帶去看看大陸台灣的合拍片是如何,也選了一個 比較安全的題材 -- 「愛」。四男四女,一個充滿LOVE ACTUALLY 格局 -- 幾對不同的愛情、友情、親情的故事,俊男美女,安全的選擇。

其實故事也算經過經營的,先用一個約四分鐘的長鏡頭開始,而又在在趙薇和趙又廷那段,輕輕道出了這十年來兩地人民的過去的情況 -- 趙薇跟一個台灣人生了小孩,而那個台灣人回去台灣後不知所踪。而鈕承澤在趙又廷面前輕帶過 (暗示他就是那個台灣男人?)。可惜那段的故事最為不完整和犯駁。雖然可以說是最為輕鬆,但那是「人民警察」的關係,最後帶著趙又廷香檳從台北發往北京趙 薇的家慶祝生日?是兩岸三通的方便了?

話分兩頭,其實本片是看到台灣新世代演員的交接,同樣,當香港的花旦們從張柏芝也給逼退下來,差不多港產片的女角都讓給國內女星時,LOVE 為大家再一次介紹了兩位台灣新世代女演員 -- 郭采潔和陳意涵。尤以郭采潔在知道閨中蜜友和自己男朋友珠胎暗結那段,和陳意涵的表現為本片的亮點,把後來鈕承澤和舒淇那段比下去了。郭采潔在《一頁台 北》後再次讓人記著;而陳意涵表現,看來可以令自己在《痞子英雄》中被全刪戲份的陰影中走出來吧。

過去幾年台灣電影也嘗試在「愛台灣」、「台味」中宣傳或讓本島人進電影院支持國片,由《冏男孩》、《海角七號》、《艦舺》、《雞排英雄》等等,惟當本套片宣傳自己和台灣的關係時,真是充滿尷尬呢!這是一套完全沒有「台味」的電影,卻是一套一充滿愛的合拍片。

Friday 3 February 2012

影後感 -- 愛的麵包魂




 今次去台灣其中一站的行程,就是進場在香港上影前看這齣剛好在台灣上畫的電影;那是「國民女神」陳妍希在《那些年》後第一齣推出的電影。雖然然說電影是之前拍下來的,但也是人氣指標之一。

說開《麵包魂》的故事,要由高雄鄉下一間麵包店說起,麵包店太子女曉萍 (陳妍希) 與麵包師傅糕餅 (陳漢典) 青梅竹馬,有一天,一個從外國回來尋根的台法混血兒布萊德Bread (倪安東) 來到這個小地方,打算跟麵包店的東主(廖峻) 學習如何做一個當年他媽媽也喜歡的麵包,後來卻對曉萍一見鐘情,引發一場鄉下仔與法國情人的爭女大戰,最後靠一場麵包大賽來決勝負。對…… 就是一個老土到爆的橋段,你可以未看就知道結局的故事。

這種所謂鄉土情懷,作為一個香港的電影觀眾毫不陌生,近年我們拍了 不少這種回顧的電影,最有名的當然是《歲月神偷》,但我一邊看,心中浮起的是另一套電影 -- 《東風破》。相近的故事,一個在外長大的半唐番回來母親的出生地來尋根,但一個是以鄉情和親情為重點,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為中軸;而一個只是用鄉土情為包裝的愛情故事而已。

如《東風破》一樣,《愛的麵包魂》有兩個亮麗的演員,一老一少,分別為演麵包店東主的廖峻和演太子女的陳 妍希。作為兩屆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的廖峻,演這個店東實在令整套電影生色不少,把其他演員包括男一男二都比下去了,幽默又帶深情的性格,把一個在鄉下小鎮的 老父演得非常生動。而陳妍希演的台妹,接近全素顏上陣,台語標準與否我不懂,但那個在家鄉和理想,青梅竹馬與偶像中爭扎而在想如何投票的角色,卻仍非常令 人接受。

導演嘗試用一個帶有bollywood式的手法去帶動這套電影,卡通化的表現和歌舞從中穿插,La vie en rose 與中間的龍蝦舞更表現有趣的一面。相對《東風破》的一直慢板的手法,《麵包魂》的表現方法偏向輕鬆但卻未夠自然,轉接位不夠突出,愛情的戲劇性未令人可以 完全投入女主角的爭扎上,令最後看到的只是一個猶豫不決的女生而已。

這套電影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其中一幕在車上掛的 banner,不是贊助商,也不是自家麵包店的logo,卻是同期上畫或準備上畫的其他電影的名字 (love, 陣頭等等) ,是國片的互相幫忙?這個在香港未曾見的情景。或許過份商業的社會裏,回到一個左鄰右里、同行之間互相支持的鄉土情中,更表現出那個鄰居情懷,是已經在香港失落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