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0 October 2014

影後感 -- 親愛的

拐帶兒童在中國內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中可以從城鄉差距,或戶藉制度,或簡單一點由中國傳統重男輕女的習俗去討論,但怎樣也算是一個較敏感的範 圍,那些小孩除了和我們常以為的弄成傷殘去作乞丐外,但有一些會賣去一些地方作別人的兒子。陳可辛今次就改篇了一個真人真事,一個被拐了兒子家庭,如何花 了數年時間去找回,但原來找回後才是一個新問題,小朋友把之前的的記憶忘記了……

故事把所有道德的判斷都拋開,每個人作一件事都有一個原因。起初一個家庭的巨變在於黃渤飾演的田軍,他兒子鵬鵬的被拐走,於是和前妻郝蕾一起到處找,當中 加入了張譯和張雨綺領導的失兒家庭支援小組,最後在一個安徽的農村中找到兒子,但兒子已經連小時候學的兒歌和鄉音都忘記了,他完全融入一個新家庭中,黃渤 和郝蕾的出現,就好像把兒子重新拐走一樣,同時,也把趙薇的一個破碎家庭弄得完全散掉。

趙薇憑此片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實際上她是在片放了一半才出現,但她的出現,就把主線由郝蕾那邊移到她那裏,她的表現也令人為那個拐子佬老婆的身份增加了不少同情分。而黃渤也證明了他的戲路可以再擴闊,不是一定拍喜劇,拍正戲也能帶出一定的戲名,他飾演的父親,那份矛盾,令他的家庭和趙薇的家庭中間的張力很大,但導演把故事平衡得很好,沒有一個是壞人,或許,死了的人販子也不算,只是,他沒有機會闡述自己的難處而已。

三個小孩也很突出,特別是小妹妹和長大了的鵬鵬,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沒有壞人的地方,人人均有作事的原因,在換位思想後會找到共識?或許是今天各人的提醒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