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9 October 2020

影後感 - 孤味

 看《孤味》,不要空肚去,因為好想去吃台菜,特別是蝦捲,或者突然想吃一口「明星咖啡館」的軟糖,又或者去林森北的日式小酒館喝杯酒吧?

說真的,故事有點像去年港產片《花椒之味》,也是一個失去絡絡的父親,三個女兒;不同的是,在《孤味》中,主角是一個準備過七十歲大壽的老阿嬤,發現失去聯絡幾十年的丈夫就和自己同一城市,和自己去相同的廟拜拜,而且和情人一起,還要剛剛過身……故事就由這家人在籌備喪禮的事上發展下去。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人故事好像差不多,但不盡相同,那個不同,就叫本片升格一級,首先阿嬤陳淑芳的演出就夠精彩了,一舉手一投足那個含辛茹苦眠乾歲濕養大三個女兒的家長活靈活現,疼女兒又同時妒忌丈夫和丈夫的情人,那份執念叫本片顯得更進一步,阿嬤一個,帶著大家往那個心中的傷痛走去了。

雖然有一點文化差異令我邊看邊想其他,不過不影響看片,基本回到愛恨與釋懷,沒差異呢!

一定要聽片尾曲…

#孤味

 
 

Wednesday, 28 October 2020

影後感 -- 無聲

相信大家也試過說所謂「白色的謊言」,有時只是為了不想解釋太多,於是以為在不傷害各方下說一些各方都討好的說話,打圓場,把事情帶過就算了。那不代表你是壞人或不知道不好,只是,很多時,不想說太多,省時方便而已,就像有時不守規則過馬路一樣,好像不用道德L一樣,我們總會找到借口替自己開脫。

《無聲》的故事有點像幾年前孔侑的《無聲吶喊》(도가니) ,故事就一個名為張誠的聽障學生,在火車上追一個偷他錢包的老人,他反抗反而給警察說他打人,老師來了,兩邊作「好人」,實際就是「好仔兩頭瞞」,這邊好話,那邊也好話,反正秀才遇著兵,就混過好了。張誠進去學校後,發現校車上常常有學生在車尾「玩」,晚上在洗手間也有人在玩,甚至有人說「一起玩」,那是玩什麼呢?怎玩呢?

故事的好處是沒有高言大義的說大道理,但每個人都是很立體的去表現出他們的本份,王老師,校長,小光,張誠,貝貝,貝貝爺爺,他們好像都作了他們當時認為最好的決定。對,學生們其實是糾結的,在罪惡感、悲憤、後悔、報復、無能為力之間糾纏,故然,成年人的包庇和自私,是故事的開端,但同樣,朋輩間的羈絆,甚至到故事最後,那份埋在心底沒有人曾開解的心結,那又如何呢?還是我們很平面地說怎樣怎樣則可呢?

是的,當故事告訴你犯法者就制裁,被害者出陰影好像「他們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時,原來,暗處,總有一個未釋懷的被害者,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施害者」,不知,但這個故事這個社會,將會走進另一次「為何會這樣」的循環當中,不斷的……直到……

#無聲

 


 

Monday, 19 October 2020

影後感 - 我,直擊真相

去年沈恩敬的《新聞記者》(我始終覺得強行改名做咩「逆權XX」的話,原本個名係最好),原型就是此人 -- 望月衣塑子。

 
 在現在的香港,如果說二戰前的《新聞守護者》是對新聞工作者的一個提醒,本片更是直擊記者的生涯,尋找直相,和把官員的左右言他的面貌揭開;沒有人想要別人難堪,如果真係講「人話」的話。本片的情況是,直擊望月和不同人的交往,保持一個謙卑的態度,但對著不作為不說直相的官員,如片中的防衞廳長官和當時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就不會客氣,還好日本的官只可以騷擾你問話而沒有去搜你的報館又或者向你上司施壓,當然你也看到一般政治組記者的服從,願意和政府妥協甚至新聞的取向,不願打破一個良好關係的牆,又或者在日本獨立記者的難等等。
 
 本片承載了的話題不少,由沖繩駐軍和基地到森友學園和加計學院的醜聞,特別是稱為日本版#metoo 的伊藤詩織被性侵案的發展,有時有點忙亂,但同時顯出望月這個記者的情況,可能同時有不同的話題在追趕,同時有不同議題在發生,但記者的工作是怎樣?是堅持和對象保持距離和所謂的「中立」,還是其實像望月,他縱然走到他們中間,但仍不失一個記者的觀察?電影中有一堆鏡頭是望月在街上觀察,可能有示威者是知道他是誰,但他沒有作任何訪問,只是和他們一起,到後來選舉集會也是,導演沒有說明,只可以靠觀眾現在自行理解。 如導演在最後的自白,他是反修憲第九條,反對沖繩駐軍,或許在日本就是「左膠」,不是主流,但不論他觀點如何,作為記者,不就有記者的本份,不要偏離那個道德太遠嗎?

可惜是本片和《新聞記者》一樣,沒得到片商青睞,只可在小地方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