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6 November 2017

影後感 -- 空手道

在入場前有一些評論說不要當他是《百円の恋》,不要把STENPY看成安藤櫻 (我懷疑有多少人看過這套戲) ,但可以說這部是文戲,不要想是《激戰》,更多是杜汶澤的夫子自道。

本片全場只有三場打戲,三個主角一人一場,空鏡長鏡很多,節奏一點也不明快,和一般的打交片不一樣,如果抱住想看打鬥的入場,不如轉去看《狂獸》好了 (起碼前半段還可以入目),實際是一齣文藝小品,也在當中處處看到導演的影子,包括劉小華,包括鄧麗欣,也包括歐錦棠。而倉田保昭的出現則是導演的想像,或是目標,他的出現,氣定神閒,受屈卻不多說,嚴父嚴師卻充滿愛,不像是導演的「師範」嗎?或許有些「目標」我們不能達到,卻是個人的夢,也是心中一個「理想」。

 「拳禪一如」,精神和肉體同要修練,用回《天龍八部》中無名僧的說法,武功深一層,便要有相應的「佛法」 (心靈修練) 去化解。但在電影中,大家也在修練的路上,就算連父親也未到「力愛不二」的境界,其中一幕啞狗回去擂台最能表明,我們未能打破自己的限制,但只要比昨天好一點,重新再來的機會不是沒有呢!

「你咁勁,邊有人逼到你,你都癡癡地」。沒有人能逼我們作什麼,只有我們願意放下,或願意屈服,走上不一樣的路,走上自己的人生,沒有高低,只在乎能不能把「自己」活出來。




Sunday, 5 November 2017

影後感 --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

一個家庭組成的主因是什麼呢?是父母小孩?是房子?《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帶出了這個問題,由一個被媽媽放棄在家的小友 (柿原りんか) 去投靠多次收留他的舅父 (桐谷健太) ,但原來今次舅父已經有同居「女友」,是已經完成變性手術但未更改性別的凜子 (山田斗真),「一家人」的生活這樣開始。

本片主線在於小友和旁邊的人的交往,去看如何接納和自己和大眾「看來有點不一樣」的人。對,重點其實是人,我們有看著別人的差異為正常?或是有一個位接受別人跟我們的不一樣卻享有一樣的權利和義務?本片話題很廣,但問題說來都淡淡的,不論小友的同學,還是凜子,回到最後,還是問「你懂他發育時買什麼胸罩,或初經時來有什麼要預備,但誰聽他心底話,誰和渡過那些日子,誰更關心他」,當成年人有壓力時,小孩的位置在那兒呢?

我們一般認為透過學習思考,人會消除偏見,但有時反之會加深自己的信念,是的,當他們認真的去編織的時候,我們再次反思,再次靜下來,把別人對我們的誤解易地而想,為何這樣?那個不禮貌是因為什麼而起?邊作一些事,邊平靜下來,慢慢的動怒。

畢竟,一個家庭是否完美和「性傾向」沒有大太的關係,但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接納和愛,卻會令一個家庭更加幸福。



Wednesday, 1 November 2017

影後感 -- 藍天白雲

看過張經緯的紀錄片,由《音樂人生》、《墨綠嫣紅》、《青洲山上》到《少年滋味》,到今次第一次拍劇情片,離場時,仍像以往一樣,帶著一點的想法和暖意離去。


《藍天白雲》是一個很香港的故事,正如導演在映前映後也說,香港觀眾應該會多一點感覺,不論人物設定,還是場景。特別那個場景,雖然導演在散場時曾說那不是一個有意的選擇,但那地方那個角度,特別這段時間在審議一地兩檢(我不敢說沸沸揚揚,或許沒有太多人真的在意) ,加上Will Cho 的雲海,我怕我過份解讀卻又不能不同時多想。

新人梁雍婷是明年金像獎新人大熱,演出驚艷,最大的對手可能是同劇的對手顧定軒,二人加上寶珮如和陳哲民的線是本片的主線,另一條線是鄧麗欣和李任燊和黃樹棠的一條線,較為平淡,但看出是另一個鄧麗欣,不再是阿寶,而是一個爭扎中的少婦。電影中,每人看到一點個人,我們是對旁人事锖沉默卻偏幫?會覺得壓力過大?還是……當一件事發生,不會是因為單一原因,但我們卻想淡化一步跳到結論,盡量化成一個原因說服自己,不就解決了?可惜卻是現實卻是沒有一條簡單的事。

是的,那沒有截徑,只能看我們有沒有多關心旁邊的人。












Sunday, 22 October 2017

影後感 -- 解憂雜貨店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正因為你是白紙,所以你可以畫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滿無限可能,這是很棒的事。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那是一個和解,對自己和解,也在不同世代的和解,是一個很溫暖的故事。沒想到廣木隆一的電影有這個感覺,特別上一套看的是《歌舞妓町24小時》……

故事講述三個青年在入侵一個家庭後逃走時,躲進一間荒廢了的雜貨店內躲藏,那知在他們躲時,在信箱中有一封信掉進來,他們拾起,來看,回信……

故事不複雜 (我唔明點解旁邊那兩個男生可以係度即場影評,薯晒都唔停),但一路舖排出來,各人互相影響,一點的不一樣,就影響了別人,正如浪矢店主在最後的日子,會想到的是到底其他人會怎樣呢?他們的人生會否因此有點不一樣呢?

沒有人的人生是因為命定,也不全是因為別人的指示或提醒,卻也是我們個人的選擇與努力。故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感謝每一個人曾幫我們的人的同時,我們有沒有為自己盡過一點力?還是只懂埋怨和委過他人?

如主題曲Reborn中說 -- 「我們有一天會再遇」,在那天相遇前,請好好的活著,也為別人好好的活著,因為「那短暫的再見,也有說不盡的感謝」。

「人生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都不容易,沒有人容易,但一天活下去,才有希望!




Sunday, 15 October 2017

影後感 -- 受夠了,我要炒老細 ちょっと今から仕事やめてくる

月曜日の朝は、死にたくなる。
火曜日の朝は、何も考えたくない。
水曜日の朝は、一番しんどい。
木曜日の朝は、少し楽になる。
金曜日の朝は、少し嬉しい。
土曜日の朝は、一番幸せ。
日曜日の朝は、少し幸せ。

でも、明日を思うと一転、憂鬱。以下、ループ。

首先千萬不要給名字誤導,那不是像《半澤直樹》那種職場電影,卻是一套讓年青人反思職場文化的電影。工藤須也加飾隆在最失意的時間和福士蒼汰的ヤマモト相遇,他是我的小學同學?山元/山本開解隆,是的,有時那一刻只要旁邊有一人在旁說說聊聊,如果是很久沒見的更好,有時我們喜歡和舊朋友聊天,就是說說當年的舊事,很多古怪有趣的事,說說聊聊就一個晚上,好像把自己跳出那個壓力的輪迴,雖然只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卻叫好像舒暢了不少的經驗,那一刻有點感嘆。

我們生命不能reset,也不能redo,卻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restart,也可以refine,沒有限制,或許是電影最後那一刻,工作能帶給你笑容嗎?你珍惜的還好嗎?當然,吉田綱太郎作的上司一句句的質問,打進你心中的一刻,你如何面對?沒法解答?我們就認為他們是對的嗎?還是我們總覺我們當時不一樣?

小供しかるな。来た道だ。
年寄笑うな。行く道だ。

以此為戒。


Sunday, 8 October 2017

影後感 --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

「時を超えて屆く 彼女の最後の願い 」

第一眼看到這個電影標題,真的心諗,係咩戲來的呢?加埋對日本仔戲的變態有點恐懼,本來都算放埋一邊,但望返TRAILER,係純愛戲喎,同埋有北村景子同小栗旬,應該入去看看,估唔到,有點眼濕濕咁出來。

當中大部份歸功於三個年青演員,濱邊美波、北村匠海和大友花戀。濱邊美波這個角色實在替她度身訂造一樣,而他演出這個有點任性的小女生,拿揑剛好,沒有變成倚病變成任性,而那些小行為甚至你會變成原諒,你不知不覺也會因為她的笑容而原諒他,沒有討厭的感覺,特別常用第一視點去拍,讓觀眾像男主角一樣,心想讓她任性吧,那是可以理解的。而北村匠海的角色你不覺得是木獨,反而他心中那個矛盾表現得很適中,既想遠離人群,卻也羨慕別人可以融入群眾,把那份青年心中的矛盾作得剛好。大友花戀作主角的閨蜜,演出那份孩子間朋友的妒忌。他們三人,把電影帶到中後段那個催淚位,確實令人一嘆,概嘆為何會這樣?也會想這樣會否是剛好?

想い出の角砂糖を
涙が溶かしちゃわぬように
僕の命と共に尽きるように
ちょっとずつ舐めて生きるから

主題曲由Mr.Children所寫的一樣,生命的無常,請珍惜時間。如女主角一開始和男主角分享生死的看法時,說出了一個知道和一個未知的時間,當我們以為有很多時間,卻不知其實有可能只是下一秒,故此兩者的分別在於你有沒有細細的品嚐。

「ありがとう」も「さよなら」も僕らにはもういらない
「全部嘘だよ」そう言って笑う君を
まだ期待してるから

最後,你會為他們的錯過,為此而覺得揪心,那一刻,你看著那本「共病文庫」的故事,手法有點老套,你也知是要逼你感動,但到那一刻,因著電影的帶領,你也不禁為他們流出一滴眼淚,那不就是一套電影達到了他的要求嗎?

想再次看到笑著的你呀!

Tuesday, 5 September 2017

影後感 -- 台北物語

我想昨晚到現在這裡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領悟。」
所謂未上映先引起香港影友們哄動,大家都想一看「奇片」的出現。果然,甩頭甩骨,不論聲效鏡頭都為一個電影院新體驗,我第一個反應是有點像低成本的獨立電影,還不算無啦啦加戲比朋友於是間唔中出現一段好奇怪而與主劇情一D關係都無的劇情,(對錶係什麼三四?),開頭一個無啦啦的「低手」長鏡頭還算經典了,而明明是一套劇情片,故事跳躍就說自己是意識流,炒埋一碟跟住就話有意識,真係亂畫都可以話係畢加索。

就係咁,踩住綱線去走,一再過火就變成「不加思索」,但到所有線收回來後,突然越看越有味道,最後一場大廳戲,竟然有點看三谷幸喜之感。一句又一句金句對白的不連貫,那個反差實在有趣,對的,「士農工商各按其位」,每一部電影都有不同的定位,而這部絕對是可以交給徐緣寫一篇「孖劇亭」的上佳例子。
故事不用說,但只可以說這個奇特的經驗,絕對是有趣,比起《關公大戰外星人》和《極闘》更成熟 (話說聽聞極闘5進步了不少......),也不止是「柒到盡頭便是型」咁簡單,而不是無一套SEVEN片都可以拍到咁「型」的結果。

Tuesday, 9 May 2017

影後感 -- 同囚

一個「懲」與「教」的故事。

勞教中心是專給14-25歲的男性犯人,中心著重透過嚴格紀律及勞動工作,在短時間內為犯人帶來沖擊,從而提醒他們不可再犯案。14 至 20 歲的羈留期是一至六個月(平均羈留期為四個月又十二天),21 至 24 歲的羈留期則為三至十二個月不等(平均羈留期則為八個月零五天)。

主角阿凡 (游學條飾) 因為一時衝動和一半被屈的情況下被判入勞教中心,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可以早點回到社會,可以探望相依為命而剛好進了醫院的外婆。剛進去時,初到貴境,不懂規矩,很多不明和不甘心,慢慢,為了目標,多不合人性的也要去作,就是要出來。

本片有兩個主線,一個是阿凡犯法和與懲教主任和同期學員的互動,另一個是關楚耀飾演的豪SIR的爭扎,關楚耀在本片中的演串算是有很大的進步,只是他的線有較多的支節,有的更是有點不太合理 (特別是他和郭以芯那個關係) ,不過整體算不錯。

主線集中於阿凡和同倉幾個犯人的互動,其中一個還是當中的當事人,所以不用想會有一個像《再戰明天》的畫面,更多是像趙永洪和李國麟那種的主任,他們二人簡直把整套戲中因為那幾個女角拖低了的戲再提升回來,一個小動作,一個眼神,幾句流暢的粗口,完全入型入格。

除了「路西法效應」外,什麼會令這些懲教主任那樣?是像最後一幕一樣,過份壓抑?

回到「懲」與「教」,那該用什麼心態去對待,這是一套小本影片,卻是在離場時會帶著東西離開的電影。


P.S. 其實不知為何場次太少了,但其實每場的入座率是不錯的。







Saturday, 29 April 2017

影後感 --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作為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實在再一次對九把刀這個人另眼相看,不只是編劇,更對他作為導演的身份更多一點敬意。

九把刀本來在二零一一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過後,在一三年就為自己另一部小說《功夫》作籌備,但在一四年卻宣佈暫時停止,期間只拍了一套紀錄片《十二夜》,改編他小說的作品一一出現,《等一個人咖啡》(2014,好)和《樓下的房客》(2016,可以),不算拍完沒上映的《打噴嚏》(2015),這幾年來維持了一定數量的出產。本片的不一樣是他重新寫一個劇本,沒有小說作背景,沒有前設下進場,用作者的意思是,希望大家更投入電影的語言中。

確實,在本片中你可以看到九把刀在鏡頭運用和說故事之間運用很流暢,一開場一個有點cult又不太過份的場面,中間去作社會服務令而出現怪物那一段,不過火有點苦笑位而帶到驚嚇感,而中後段旅遊車位特別喜歡,而音樂配上《燕尾蝶》中Chara的 "My Way",很有淒美感 (雖然有影友代向導演問後導演說是音樂侯志堅的選擇),特別是班花 (梁洳瑄飾) 的樣子……

And now, the end is near
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

在不能再劇透下,只可以說這個「校園恐怖故事」的恐怖是一個回到我們每一個人,不只是老師或學生或怪物上,用一個朋友的感想,那是一個有一部份笑位的但你卻不知只感到揪心而笑不出來,反而有種蒼涼感貫穿整套電影,那不只是「霸淩」和「就好玩呀」兩句可以概括下來,而是反到自身,我們該如何面對,留下的空間和給不同人可以詮譯的空間也不少,期待在公映時更多機會有不同的評論和角度。



Saturday, 15 April 2017

影後感 -- 春嬌救志明

春嬌和志明就港版的Jesse和Celine,是陪著大家經過不同階段的一對情侶,甚至比方力申和鄧麗欣更像 ,今次去到第三集,大家都長大了,不再是當日圍爐吹水的一班,亦戒左煙,但毒舌口臭仍然係重要,係,你好似同佢地好熟咁,佢地互窒互X係好正常,絕對唔會有咩「欺凌」或覺得任何不安,因為呢D叫「直」嘛~~~

劇情不用我多說,反正看預告或宣傳都有了,所以沒有劇透這種事,反正本來這個故事不是以故事為重心,而是以gag為重心,而今集更加變本加厲,密集程度實在加倍,笑料加倍,特別新加入的PAUL哥為本片亮點,加上原班人馬,實在笑聲不斷,開心SHARE。

惟一要批評的,就係有點本末倒置,變成用gag去帶著電影走,於是有部份劇情有點薄弱,甚至為笑位出笑點逼你去笑,是的,但用喜劇的角度去看,這些不算很大的缺點,用腦補就可以了,不用太介懷,難道真的要認真把每個點說得太白嗎?放輕鬆D啦香港人!

真的,開懷地去笑,一邊笑一邊想起Brenda、陳逸寧、公公他們長大,不也是一個有趣的經驗?甚至遇到危機那一刻,我們的自然反應,是怎樣呢?張志明的長大和余春嬌的拯救,我們真的以為是成熟了?還是其實處於我們的不安與不滿足?

那可能在溝通和坦白,是雙方的。







Sunday, 19 March 2017

影後感 -- 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 この世界の片隅に

「是控訴戰爭到最後傷痛是兒童」-- Amani

「國家在打仗,而平民的生活也要過」

其實這是很多日本電影中描述的畫面,在戰爭的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活是怎樣的呢?而本片的主角鈴和家人住在廣島市江波區 (距離原爆點大約4公里左右) ,喜歡繪畫,喜愛幻想,和兄長吵架,和小妹在說不著邊際的故事,縱在戰爭初期,依然是「帝力與我何哉」的景況。一天,有一個男孩來和鈴提親,讓她嫁到鄰市的吳,丈夫周作是在海軍中作法務後勤兵。隨着戰事日緊,吳市作為一個軍港,受到轟炸的時間日漸增多,昭和20年八月六日,由收音機傳來廣島的消息……

「在天空中的黑影不是黑雲,而是戰機!」

故事其實不容易跟上,特別是早段的零碎與虛實相間,中間的零碎反而更顯出生活的鎖碎,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時間就是由戰爭發展而推展,看到戰事的緊張對他們一家生活的影響,而最後,和《再見螢火蟲》(火垂るの墓)一樣,滿目瘡痍,問天下蒼生在戰爭下,可以怎樣?特別是那個大嬸和兒子,那一刻……

最後,只想用楊威利元帥的一句話﹕「在人類的歷史上原本就沒有永遠的和平。但如果說我們必須為下一代留下某些遺產的話,我想最好的還是和平吧。而把前一代留下來的和平維持下去,那就是下一代的責任了。如果每一代都能夠牢記自己對下一代的責任的話,那麼大概就能夠保持長期間的和平吧。」

 此記。


Saturday, 18 March 2017

影後感 -- 聲之形 聲の形

我們曾有「貪玩」、「貪開心」地去「欺淩」別人嗎?

《聲之形》的故事開始在一個有聽障的小學生六年生西宮硝子,轉入一間主流學校內,坐在男生石田將也的前面,而前方是看來面面俱好的班長川井,後方還有同學植野,和樂意和西宮溝通的佐原。只是好景不常,慢慢, 大家不明白為何要「遷就」一人,起初只是作弄一下,慢慢,變成習慣和欺凌。有一天,西宮被欺凌到要轉校,而石田負上最大責任,被受同學們排擠,而變得沉默,直到高中……

電影其實帶出很多訊息,誠然反「歧視」和反「欺凌」是最主要的訊息,但同樣在意的也有「糾正」和「贖罪」。「糾正」在於老師的角色在那兒呢?有沒有盡力讓西宮融入?還是像香港一樣,只會說因為「融合教育」令到自己辛苦了多少?或是「有關部門」有沒有支援?均是「融合教育」的一個大課題。而「贖罪」,卻是怎樣看待自己,小朋友的過錯會否成為他們的夢魘?可能像西宮或石田的人不會很多,我們更多是川井,或是植野,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並且把他者排除。誠然,他們都不是大奸大惡,只是喜歡「埋堆」「組幫派」一樣,特別是在建立自己存在感的年紀,如何和朋友相處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後來一系列的「贖罪」事,也是一班同學再次尋回「過去」,或發現原來要向前走時卻因「過去」未解開而爭扎,或許是刺中「我」了。

這不是感動電影,也不用感動別人,卻是反省,和再思,縱然我們長大了,但我們的心有放開一點去接受?還是更為保守,只有「我食鹽多過你食米」,拿著「真理」把他者排開了?


Monday, 27 February 2017

影後感 -- 沉默 Silence

作為一個在教會長大的,對「神義論」或類似的問題總有一定的認識,但不代表可以免俗地一樣的問「為何神沉默?」「為何神讓事情這樣發生」甚至平常也會疑惑「為何要我這樣受苦」?這些不論事情大小,總會出現在我們腦中,不是一句「常常感恩」就會過去。

馬田史高西斯改編自日本天主教作家遠藤周作的名著《沉默》,故事講述德川幕府初年,禁止天主教/基督教傳播的命令已經下達,甚至在最後一個天主教信徒大名有馬晴信才被要求自殺不到20年,而天主教徒天草四郎才剛剛沒多久才發動了一次島原之亂,就在此時,一個葡萄牙傳教士偷渡往長崎附近的地方傳教,順道調查一下他的恩師棄教的傳聞……

其實當中的爭扎和反覆,其實何嘗不是基督徒每天的真實經歷?我們遇到大小事,有時也期望當我祈禱時,會出現神蹟奇事,但往往神「沉默」,也是常事。我們沒有遇到茂吉和一藏一樣的要殉教事已,也可能遇到要「踏繪」(踏み絵) 這種「生死之事」時,我或會沒猶豫的踏上去,如翻譯說︰「踏上去吧,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作個樣子吧」,真的,沒有大不了,回去再平平安安的回去,留得青山在,那份「弱者的勇氣」,我們都只是吉次郎。

是,如果吉次郎是在於出賣和回轉的代表,我們又何嘗不是?我們一樣在「神沉默」的時候用我們認為「合適」的方法去「保命」,我們甚至沒有羨慕茂吉和一藏,只是,在眼前,不能不看,卻仍是遠方觀望而已。

「踏下去吧!踏下去吧!你腳上的疼痛我最清楚了。踏下去吧!我是為了要讓你們踐踏,才出生到這世上,為了分擔你們的痛苦才背負十字架的。」 那是基督的臉,不再是那個在水中倒影或想出來,卻在面前的腳下,他真的沉默?還是「我真的可以用我的人生去訴說那個人」?

如我一首很喜歡的詩歌一樣:

所以我要單單誇我的軟弱,
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何時我軟弱,何時我就得剛強,
喔!主的恩手,永不離開我




Tuesday, 31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我,不低頭 I, Daniel Blake

《我,不低頭》很沉重,沉重在你在那個無力感,沉重在我們都在制度中尋空間卻不自覺地變為維護不公意制度的一部份。

電影一開始就在全黑的畫面中以Daniel福利評估員的對話開始,他因為心臟病而判為不適合工作,但政府因為「善用公帑」為名,再加一個「外判」審查員用「既定程序」來判定適不適合某一個「福利」,而不是信任專業的「判定」,整個故事就是Daniel 在中間不停來回「程序」和「申請」之間的事。

為何「制度」會變成問題?他們是忘記了對面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案?還是他們自甘為螺絲而在制度中運轉?當中有一些可能會某一刻作出「人性」,如May一樣,但最後可以作什麼?電影最大控訴在最後Daniel 在福利部門前的控訴,大家都在旁「歡呼」、「加油」、「支持」,但最後是在Daniel 旁握手送上外套?我是否那人在對面馬路隔岸觀火那個?

本片的沉重在不停讓你問自己,你平時在那方?你想站到那方?是,我們可以作什麼?除了加入「制度」成為螺絲,我們可以作些什麼不一樣?主人翁不太懂上網、作了一生木匠不懂寫漂亮CV,被判為不努力工作,他不想接受過份的施捨,不願跟真有需要的人去食物銀行拿東西,一生守法不願去賣A貨,直到最後,Katie代Daniel讀出的信,仍在問,我們的社會怎樣了?真的有不同的保障去保障有需要的人?還是只是出了很多不同的「福利」卻像空槍一樣,實際只是滿足了「離地」的我們?


Monday, 30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星聲夢裡人 La La Land

“This is the dream! It’s conflict and it’s compromise, and it’s very, very exciting!”

這是一個夢想與現實的故事,一個追夢的故事。
Sebastian 是一個熱愛Jazz的樂手,Mia是一個喜歡演戲來片場尋機會的女生,他們相遇,並發展成為情侶,他們在夢想中爭扎,怎樣才算妥協?怎樣才算是向上為對方?

"I’m letting life hit me until it gets tired. Then I’ll hit back. It’s a classic rope-a-dope."

當他們不向時勢認輸,希望可以有突破,不屈從於命運,同時,也為二人的感情製造了裂痕,當最後那個「平行時空」出現時,回去了,還會一樣嗎?還是一連串的巧合也不會挽回?命運掌控者為何要這樣呢?

"How are you gonna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 You hold onto the past, but jazz is about the future"

我們同樣留戀過去,卻面對未來,於是常常在過去和未來中拉扯。我們踏著過去走到未來,但同樣給過去塑造我們的未來,沒有過去,也沒有創新,卻常常給過去拉著,於是未來在那兒呢?只能活在想像中。

"Another Day of Sun" 那個開場音樂直到完場還在腦中,看著看著,是已是逝去日子。我們各自的成功或失敗,雖然可以和某人一起分享,但可能身份已經不同了。正如Mia 也習慣了看自己的首映,在那兒看都沒分別,卻不知道,有些要現場看,如Jazz,在不同時間縱然是同一伙人的演出,那個即興,那個表演,卻是一期一會……





Tuesday, 24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十個拆彈的少年 The land of mine

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投降,二戰歐洲戰區的戰事完結,一班德國戰犯被送往丹麥,要求把德軍在丹麥沿岸近二百萬個地雷拆除,他們沒有什麼特別的工具,只可以一吋一吋,一個一個的去找出把小心地拆走,一不小心,則會……

對,他們是戰俘,是曾經佔領我們地方( the Land of mine)的敵人,甚至曾經他們的同伴對我們作出不同的暴力,現在我們對他們「回敬」也沒什麼不對呀?是真的,我們如何看待一伙人,看他們還是一人或是一個群體?或許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是的,他們在路上垂頭喪氣地走在路上時,是戰浮是一體,但在拆地雷時,會怕,會死,會手抖會笑時,我們的看法會否改變?還是,當上一刻我們還一起在玩,但只要一個變化,他們就變回那個戰俘的角色,而我們是對立的層面?

沒有真的答案,少年們會突然而逝,這部電影的配樂很少,甚至好像沒有,但每次地雷爆炸時,那個震撼,不緊張,但不其意地,沒有人知自己的下一步如何,甚至連看著他們的中士也不知,突然,「BANG」,就失去了……

當然,仇恨不會如此消失,正如清除地雷也是要繼續,但是,我們先願意由身邊作起?還是,讓仇恨一個傳一個,一代傳一代地流傳下去?

Saturday, 21 January 2017

影後感 -- 52hz, i love you

個人超級喜歡這套電影,我會給這部為整個2016年到現在最好看的台灣電影,魏德聖導演在第四部執導的電影回到「音樂電影」上,但實際上這是更像《如果‧愛》式的那種「音樂劇」,而這種證明魏導又再一次成功的挑戰了自己。

一套成功的「音樂電影」是怎樣呢?對我而言就是,你完場時離開打開手機看到有人發MESSAGE給你,你不理他跟你說什麼,就跟他說:「52hz, I love you好好看!」真的,很久沒有在一套少少傷感但充滿歡樂的電影中走過,這也歸功於選角,不論是宇宙人小玉飾演的小安和綿花糖小安演的小心在期待愛情,還是舒米恩的大河和小男孩米非的蕾蕾在一個交叉點,或是張榕榕、李千娜、趙詠華或林慶台 (一看莫那魯道唱歌就有喜感) 等配角,人人有戲,加上柯文哲過場(他是本色演出本來少說話就面挺有喜感的),選角給大家很有親和感,沒有明星的感覺,卻令人眼前一亮,當然唱是本業,但表演也一點不失禮,特別是舒米恩和小安二人的戲份較多,更顯突出。

第二點就是,完場後不會想離開,甚至想即時去旺角搵OST (可惜未出,要等),裏面的音樂歌詞和畫面實在配合很好,聽歌時那個畫面自然會浮現,甚至心情和轉變也跟著走,憑著音樂,整個畫面和電影豐富了,那應該和因為先有詞再配樂,整體合起來完全沒遺和感。惟有要挑是廠景的燈過硬,和後面的CG有點有太對,但對觀影的樂趣一點減少也沒有。

52hz,是一個孤獨鯨魚發出叫聲的頻律,本片理論上在孤獨中談上「我愛( )」,那個hz不易發音,但當有一天,你遇到那人時,自然會把那句「I Love You」說得清,甚至,不用說,在「心中的震盪」已經把心意傳過去了。

是的,縱然頻律對,收到了,也不代表會收到你「以為」的回應,甚至「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