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August 2016

影後感 -- 六弄咖啡館

「若你不信,拿張信紙
寫下那些年愛過的那些事
寄給十年後你在的地址
你會笑,自己的癡」
藤井樹《告別式》

有一些電影,不一定很好看,但會令你觸動心中某部份的東西的,對你就是好電影了,那個觀影的經驗是個人的,未必和其他人一樣,不過又有什麼重要呢?當一句「喜歡是一種能力,被喜歡是一種天賦。」出現時,我知我和這套電影接上了。

或許有人會說角色有不太合適,但我認同導演所說,在新一輩的演員中,董子健和顏卓靈確實是很有演戲能量的年青一輩之一,林柏宏年紀較大,不過很搶鏡,那歐陽妮妮..... 算了吧。董子健很好看,很適合那個傻傻的角色,顏卓靈也很適合那個「女神」的角 (終於成為女神了XDD)。

看著,可能是我FF吧,就好像都遇過的蠢事一樣,那句「你知道嗎?我現在最想見到的人是妳,最不想見到的也是妳」,你在那一刻不是有差不多的感覺?或是花盡心思去作了一事,看到時,一個千萬緊張的心情,竟然不知可以如何作下去,還想問,我可以如何作呢?那不是一個笨男生總會遇過?再後來,如小綠記著心蕊的承諾,小綠一直記著那個承諾,當心蕊說其實我也忘記了,對,單方的付出,最終必會像煙花一樣,最後的煙花一樣....... 相信那一句,也可能是六弄中的盡頭吧。

我特別喜歡那個結局,當戴立忍把年青時的動作再作出來,不停的重複再重複,就好像六弄的原意,在一個又一個的弄巷中,我們團團轉轉,有看到出口,有的走回頭,但也是重複又重複地,那個面容,很扎心 -- 人生像走在一條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一個出口。


「當我停立在窗前 你愈走愈遠
我的每一次心跳 你是否聽見
當我徘徊在深夜 你在我心田
你的每一句誓言 回蕩在耳邊」
張雨生《天天想你》


Wednesday, 24 August 2016

影後感 -- 64︰少女誘拐殺人事件

雖然我未睇過原著小說,但我估236分鐘應該差不多把原著的大部份都拍出來了,唔係就有點過長了。當然,結構拍出來不夠緊密,但我覺得這是日本片的通病,也是好處,有時有點空鏡不知怎樣的,但有時就這樣,不徐不急的,把故事一點點的說出來。

故事發生在昭和六十四年一月五日,長野縣雨宮翔子被綁架,長野縣警三上義信 ( 佐藤浩市) 追捕綁匪失敗,兩日後發現肉參被撕票,成為懸案,稱為「64」。同一日,日皇裕仁駕崩,一單綁架案就淹沒在天皇駕崩的新聞裏。十四年後,三上作了縣警新聞官,與記者的關係不佳,和上司關係一般,內外均不順景;不久,竟然發生一件和「64」案相似的案件,到底是模仿,還是另有內情?

第一次看瀨瀨敬久的電影,上網一看,是拍PINK MOVIE出身的,算是不過不失。當中上集比下集結構更緊密,永瀨正敏飾演的父親真是入型入格,與佐藤浩市的幾場對手戲最為好看。下集走向解迷,走回日劇常見的題材 -- 個人vs團體、良心vs上位、下級vs上級,實際在《白色巨塔》甚至《半澤直樹》中也看過不少,今次的場景是縣警,也拍得挺緊湊,可接受範圍。

再加分是最後小田和正的主題曲《風は止んだ》,叫人不想離場呢!

P.S. 三浦友和都老了…… 成為阿伯…… 




Tuesday, 16 August 2016

影後感 -- 樓下的房客

我其實好怕睇一D算係幾重口味的電影,尤其是那些灑血片或者玩「昆蟲」的片,不其然就會毛管都豎起晒!!!! 所以從來都不看B級片者荷里活那些條女得返好少布但唔知點解一定走到最後跟住就比人用最變態方法殺死的所謂「恐怖片」,但九把刀本身在《樓下的房客》這個故事很精彩,在「無端的惡念」中如何走出來,電影卻扭轉了這個「中心思想」,走回一個對社會現象批判的結局。

對不少觀眾來說,認識九把刀可能是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但這個人的腦袋其實真的很怪雞,看他的《都是恐怖病》系列更為甚,而本書不算那系列中,但承襲那堆古怪的念頭,《樓下的房客》原小說也算一本希奇古怪的書,所以改編成為電影,本來也有點期待。

導演崔震東,由演唱會推手轉為電影推手再往前一步成為電影導演,亦是九把刀第四部改編為電影的小說。電影的結構和小說差不多,但走得更快,但太快了,當你還未開始投入那個氣氛,故事已經走到下一段落。當然這個也和導演意圖將每一個角色的戲份平均有關,於是穿插的地方會變得無頭無尾,或要腦補才可以過去。比如原著中的穎如這個角色就是一個很神秘和冷淡的人,到電影中就只有冷淡而沒神秘,變得平面,當然邵雨薇也挺符合那個角色的,不過就沒有很大的空間去發揮。整部戲中最有發揮空間是候彥西和莊凱勛,不過也只是相對較好而已。

反之故事結尾的改動頗大,但其實內裏是和原著的結局相關,均為「模倣犯」,不過原著就是模仿一個犯罪方法,而電影中是想像去模仿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編劇的這個改動,會否是對近年台灣社會的「無限制殺人事件」的一個反省?我多想一點,就是一個人為何會作出一些超越人常理的事?原著中是說「人性本惡」、是「邪惡創意」、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那電影的結局會否有另一個體會?我們的社會怎樣了?

想遠了,回到電影本身,期望可以在人性中挖深一點,或者把心理描寫刻畫更立體,而不是把一部電影變成 B-movie 一樣用血漿和核突的場面帶過,才不負這部小說中的那份黑暗和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