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用了很多內地和台灣用語、習慣等不一樣來衝撞出一個又一個的笑話,整套電影笑點不斷。一開場那個水餃是用「顆」還是「両」來算,「小姐」的在兩岸間的歧義,已經帶出很很多不同的笑點,到最後有「屌絲」越解越不明,還有「恰北北」這些用來騙不懂台語的人的笑話,我深受其害,所以看來很有同感。
黃璐之前有看過他的「盲山」,張書豪沒有看過,二人的表演中規中矩,相對黃璐演的秦朗較為突出,個性較為搶鏡,相對張書豪的陳育正,只在十份那段求婚的戲比較好笑,在父子相認的那段就有點不足。
有一段是在開始和結束時都出現的,就是當兩人講到兩岸關係,女主角說「早點回歸不就得了嗎?你承認我說的是對的了吧」,男主角回說:「爸媽沒感情,勉強在一起對小孩子發展也不好」,這其實就是在講台灣跟大陸的處境,大家都分開這麼久了,「剛開始才談探訪權」,已經想談其他?
是一個「了解」就能互相明白? 是可以打破大陸女生是比較兇而台灣男生比較娘炮的刻板感受? (其實台灣女生也挺「恰北北」的) 還是因為互相交往時,大家從對方看到另一方面? 或許電影沒有告訴大家,卻留下一個問號在兩岸交往時的看法與想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